玄理歌

皎蟾形兆出庵来,烁烁光明充大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谓之重积德。 性天大察长根尘,理路多通增业识。 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 绝虑忘机无是非,隐耀含华远声色。 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简缘德本植。 一念融通万虑澄,三心剔透诸缘息。 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 息缘达本禅之机,息心明理儒之极。 息气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须无不克。 说与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为轨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皎蟾(jiǎo chán):明亮的月亮。
  • 大宇:广阔的天空。
  • (sè):节俭,节约。
  • 重积德:积累深厚的德行。
  • 性天:本性,天性。
  • 根尘:佛教术语,指烦恼的根源。
  • 理路:道理,逻辑。
  • 业识:佛教术语,指因业力而生的认识。
  • (mò):沉默。
  • 绝虑忘机:断绝思虑,忘却机巧。
  • 隐耀含华:隐藏光彩,蕴含精华。
  • 善根:佛教术语,指善的根源或基础。
  • (zhēn):达到。
  • 省事简缘:减少事务,简化缘分。
  • 德本:德行的根本。
  • 融通:融合贯通。
  • 剔透:清澈透明。
  • 诸缘:各种因缘。
  • 谛观:仔细观察。
  • 相须:相互依赖。
  • 无不克:无所不能克服。
  • 知堂:指学识渊博的人。
  • 轨则:规则,法则。

翻译

明亮的月亮从庵中升起,其光芒闪烁照亮广阔的天空。治理人事和侍奉天道,没有比节俭更重要的,这种节俭被称为积累深厚的德行。本性被长久的烦恼根源所遮蔽,道理虽多却增加了业力认识。聪明智慧不如愚钝,雄辩高谈不如沉默。断绝思虑,忘却机巧,远离是非,隐藏光彩,蕴含精华,远离声色。减少欲望,淡薄滋味,善的根源得以达到,减少事务,简化缘分,德行的根本得以植立。一念之间融会贯通,万般思虑清澈透明,三心(过去、现在、未来)剔透,各种因缘止息。仔细观察三教圣人的书籍,“息”这个字最为直接。若在“息”上下功夫,无论是成佛还是成仙都不费力。息缘达本是禅宗的机要,息心明理是儒家的极致,息气凝神是道的玄妙,三者相互依赖,无所不能克服。告诉学识渊博的田皎蟾,最终应以自心为法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明亮的月亮象征智慧与德行的光辉,强调了节俭、沉默、断绝思虑等修行的重要性。诗中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提出“息”的概念作为修行的核心,即通过停止外在的纷扰和内在的思虑,达到心灵的清净与智慧的开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