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公九日韵

绛车晓发万人看,春入燕台雪半乾。 圣代人材徵梓杞,宪庭风彩接鹓鸾。 蟾宫露冷三花湿,象简霜飞六月寒。 北阙焜煌承帝綍,东林萧瑟闭诗坛。 绣衣劝讲临芹沼,蔀屋怀贤赋考槃。 定有奇勋登汗竹,岂无宏策上金銮。 天边紫气涵龙剑,江上青山近马鞍。 玉笋班联三殿外,琼林光动五云端。 煌煌嘉瑞钟神秀,皛皛沧溟得木难。 朝著人争传姓字,慈闱书喜报平安。 永怀黄阁千金重,自保臣心一寸丹。 走也向来成老朽,短蓑烟雨梦渔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车:古代一种红色的车子,常用于官员出行。
  • 燕台:指燕京,即今北京。
  • 梓杞:指木材,比喻人才。
  • 宪庭:指朝廷。
  • 鹓鸾: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官。
  • 象简: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象牙简,用以记事。
  • 北阙:指皇宫的北门。
  • 帝綍:皇帝的诏书。
  • 东林:指东林书院,比喻学术或政治团体。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
  • 蔀屋:指简陋的房屋。
  • 考槃:考核选拔。
  • 汗竹: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比喻史册。
  • 宏策:宏大的策略。
  • 紫气:吉祥的征兆。
  • 龙剑:传说中的宝剑。
  • 玉笋:比喻年轻的官员。
  • 琼林:指皇家园林。
  • 煌煌:明亮辉煌的样子。
  • 嘉瑞:吉祥的征兆。
  • 皛皛:明亮的样子。
  • 沧溟:大海。
  • 木难:难得的木材,比喻难得的人才。
  • 朝著:朝廷的官员。
  • 慈闱:指母亲的居所。
  • 黄阁:指宰相的官署。
  • 一寸丹:比喻忠诚的心。

翻译

清晨,我乘坐着红色的车子出发,万人瞩目,春天的燕京雪已半融。 在这个圣明的时代,人才如木材般被征召,朝廷的风采接连着高官显贵。 夜晚的蟾宫露水冷湿了三花,象牙简在霜飞中显得六月寒凉。 北阙的辉煌承载着皇帝的诏书,东林的萧瑟却关闭了诗坛。 穿着绣衣的官员在芹沼边劝讲,简陋的房屋中怀有贤才赋诗。 定会有奇勋被载入史册,难道没有宏大的策略上达金銮殿? 天边的紫气象征着龙剑,江上的青山近似马鞍。 玉笋般的年轻官员在三殿外排列,琼林的光芒在五云端闪动。 明亮的嘉瑞钟神秀,明亮的沧海得到了难得的木材。 朝廷的官员争相传颂着姓字,慈母的居所传来书信报平安。 永远怀念黄阁的千金重,自保臣心一寸丹。 我也向来成了老朽,短蓑衣下的烟雨梦见了渔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官员的仕途景象,通过对春天燕京的描绘,展现了朝廷的辉煌与人才的聚集。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绛车”、“鹓鸾”、“象简”等,来表达官员的身份和朝廷的庄严。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个人命运和忠诚的思考,如“永怀黄阁千金重,自保臣心一寸丹”,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责任的坚守。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