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巽峰(xùn fēng):指山峰。
- 凌空:高悬空中。
- 开元:唐朝的一个年号,这里可能指古树的历史悠久。
- 颠风:狂风。
- 袒跣(tǎn xiǎn):赤膊赤脚。
- 土花:指台上的苔藓或地衣。
- 萝衣客:指隐士或道士,因常穿藤萝编织的衣服。
- 颜辉: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画家。
翻译
我登上三相台,向南望去是两座山峰,俯瞰下方的世界仿佛悬在空中。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据说有百丈之高,断崖边整日呼啸着狂风。 甘郎像猿猴一样攀爬果树,杨子则枕着石头在飞泉中嬉戏。垂下的藤蔓稳稳地让我坐下,我赤膊赤脚,长啸一声,感觉自己仿佛乘龙飞翔。 唉,昔日的伟人不再出现,台上的苔藓已经历了多少个秋天的颜色。前世的身影不与后世相约,白云又岂能认识穿藤萝衣的隐士。 真希望近代有位名叫颜辉的画家来此,将我在石上的惊险瞬间画下,让风雷也为之惊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登上三相台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壮丽的山河和古树的雄伟。诗中“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活动,增添了诗的趣味性。结尾处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想象,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