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剡县主簿

· 罗隐
金庭养真地,珠篆会稽官。 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 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 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庭: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剡县(今浙江嵊州)的美丽之地。
  • 养真:修养真性,指隐居修炼。
  • 珠篆:指官印,这里代指官职。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长往:长久的隐居。
  • 沧海:大海。
  •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因山色赤红而得名。
  • 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炼丹: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

翻译

在金庭这神仙般的养真之地, 珠篆代表着会稽的官职。 境遇优美,足以让人长久隐居, 时局虽危,但此刻暂且安稳。 洞穴通向辽阔的沧海, 山峦环抱着赤城的寒意。 将来有一天,我将抛却尘世的纷扰, 因你,我打算修炼丹药,追求长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金庭养真地”和“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而“珠篆会稽官”和“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感和对道教修炼的兴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罗隐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