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分韵得万字
士生适江湖,岂必甚高论。
天下本无事,过许无乃慁。
君看古商君,扰扰终辕轘。
不如渊明酒,悉索钱二万。
于焉永今朝,良晤极缱绻。
旭日敷春阳,爱雨满众愿。
诸公美采芹,我亦竟忘献。
既闻召故老,世治复何恨。
膏雨当及时,物态竞滋蔓。
吴侬得丰登,饱吃残年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适:适应,适合。
- 高论:高深的言论。
- 过许:过分,过度。
- 无乃慁:岂不是糊涂。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辕轘:古代战车上的部件,比喻纷争。
- 悉索:全部搜罗。
- 于焉:在此。
- 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敷:铺展,普及。
- 爱雨:及时雨。
- 采芹:比喻读书人。
- 忘献:忘记献上(自己的才能)。
- 召故老:召集老者。
- 世治:社会治理得好。
- 膏雨:滋润的雨。
- 竞滋蔓:竞相生长蔓延。
- 吴侬:吴地的人。
- 丰登:丰收。
- 残年饭:年终的饭食。
翻译
士人生来适应江湖,不必非得高谈阔论。 天下本无大事,过分了岂不是糊涂? 你看那古代的商君,纷争不断最终如战车上的辕轘。 还不如像渊明那样饮酒,尽数搜罗钱财二万。 在此享受今日的欢乐,相聚情深意切。 旭日铺洒着春日的阳光,及时雨满足了众人的愿望。 诸位都是读书人,我也忘了献上自己的才能。 既然听说召集了老者,社会治理得好还有什么遗憾。 滋润的雨应当及时,万物竞相生长蔓延。 吴地的人得到了丰收,吃饱了年终的饭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纷争的厌倦。诗中通过对古代商君与陶渊明生活的对比,强调了简单生活的价值。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社会和谐与丰收的喜悦,以及对读书人身份的自谦。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