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巫山高

· 于濆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 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 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 自重文赋名,荒淫归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吹曲辞: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常用于宴会或军队中。
  • 巫山: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以巫山云雨著称。
  • 朝云:早晨的云雾。
  • 暮雨:傍晚的雨。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以《高唐赋》著称。
  • 高唐:指宋玉所作的《高唐赋》,描述了巫山神女的传说。
  • 文赋:古代文学体裁,以文辞华丽、讲究修辞为特点。
  • 楚襄:指楚怀王,因宋玉的《高唐赋》中描述了他与巫山神女的故事。
  • 峨峨:形容山峰高耸。
  • 十二峰:指巫山的十二座山峰。
  • 妖鬼乡:指巫山被认为是神怪出没之地。

翻译

哪座山没有早晨的云雾,那里的云雾也飘渺悠扬。 哪座山没有傍晚的雨,那里的雨也苍茫无际。 宋玉这位恃才傲物的人,凭借云雾创作了《高唐赋》。 他自负文赋之名,将荒淫的故事归于楚怀王。 巫山的十二座山峰高耸入云,永远被视为妖鬼出没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巫山朝云暮雨的描绘,引出了宋玉创作《高唐赋》的背景,进而讽刺了楚怀王的荒淫。诗中“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一句,既描绘了巫山的地理特征,又赋予了其神秘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巫山及其传说的深刻印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传说,展现了作者对巫山及其文化意义的独到见解。

于濆

于濆

唐京兆长安人,字子漪。武宗时始就试,曾游边塞。懿宗咸通二年登进士第,官终泗州判官。工诗,尤长于古风,颇有针砭时弊之作。 ► 42篇诗文

于濆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