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颖悟归左绵

· 灵一
客意天南兴已阑,不堪言别向仙官。 梦摇玉佩随旄节,心到金华忆杏坛。 荒郊极望归云尽,瘦马空嘶落日残。 想得故山青霭里,泉声入夜独潺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南:指南方。
  • 兴已阑:兴趣或兴致已经消退。
  • 仙官:指道教中的神仙,这里可能指王颖悟,因其即将归隐,故以仙官喻之。
  • 玉佩:古代贵族佩戴的玉制装饰品。
  • 旄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象征权力和身份。
  • 金华:地名,这里可能指王颖悟的家乡。
  • 杏坛:指讲学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王颖悟曾经讲学或学习的地方。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极望:远望。
  • 落日残:夕阳的余晖。
  • 青霭:青色的云雾。
  • 潺潺:形容水流声。

翻译

客居南方的兴致已经消退,不忍与仙官般的你告别。 梦中摇曳着玉佩,随着旄节,心已飞到金华,回忆起杏坛。 荒凉的郊外远望,云归尽处,瘦马空自嘶鸣,夕阳余晖残照。 想象中故山的青色云雾里,泉水声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潺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颖悟离别的深情和不舍。诗中通过“梦摇玉佩随旄节”和“心到金华忆杏坛”等句,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回忆与想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荒郊、落日、故山青霭和夜泉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幽静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灵一

唐僧。广陵人,俗姓吴。九岁出家,及冠受具足戒。居馀杭宜丰寺。禅诵之暇,辄赋诗歌。与朱放、张籍、皇甫曾等为尘外友,酬赠甚多。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