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弥天:满天,比喻极大的范围。
- 圣哲:具有超凡品德、才智的人;亦指圣人和哲人。
- 象法:指佛教的教义和实践。
- 繄赖:依赖,依靠。
- 弘道:弘扬大道,指推广佛教。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 匡时:匡扶时局。
- 进退:指处世态度和行为。
- 秦王:指秦始皇。
- 轻与举:轻易地提拔。
- 习生:指学习生活。
- 重酬对:重视回答和应对。
- 古篆:古代的篆书。
- 心经:佛教经典之一,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法服:指僧侣的法衣。
- 华夏:中国的古称。
- 金言:指佛教中的重要教义或名言。
- 海岱:指大海和高山,泛指广大地区。
- 西方: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 浮云:比喻飘忽不定的事物。
- 龙华会:佛教节日,庆祝弥勒佛的诞辰。
翻译
安公,你声名远扬,被誉为圣哲,佛教的兴盛之初,你是其依赖的支柱。 你深谙弘扬佛法的真谛,知晓何时隐藏何时展现,懂得在匡扶时局中何时前进何时退守。 秦始皇轻易地提拔人才,而你则重视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应对。 你在古篆文中学习文学,佛教的深奥义理在你心中明晰。 你穿着法衣,代表着华夏的文化,佛教的金言传遍了大海和高山。 你仿佛是西方飘来的浮云,更在龙华会上陪伴着我们。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安公的智慧和他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诗中,“弥天称圣哲”一句,即表明了安公的声望之高,其智慧和品德被广泛认可。通过“象法初繄赖”、“弘道识行藏”等句,诗人描绘了安公在佛教传播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他对于时势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安公学习生活和佛教实践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识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安公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