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虚意谢诚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红娘来请:“万福先生。” “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酸溜溜螫得牙疼。 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此处指曲牌名。
  • 普天乐:曲牌名,属于中吕宫调。
  • 崔张十六事:指关汉卿所作的十六首以崔莺莺和张生故事为题材的曲子。
  • 东阁玳筵:东阁,指东边的阁楼或房间;玳筵,指华美的宴席。
  • 不强如:不如,比不上。
  • 万福:古代女子行礼时口中所言,表示祝福。
  • 额颅:额头。
  • 酸溜溜:形容感觉酸楚或心情不快。
  • (shì):原指蜂、蝎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此处形容感觉刺激或不适。
  • 陈仓老米:陈旧的仓库存放的米,指食物不新鲜。
  • 蔓菁:一种蔬菜,又称芜菁。

翻译

在东边的阁楼上摆开了华美的宴席,这比在西厢房里伴着月光等待要好得多。红娘来邀请:“先生,请您万福。” “请”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去”字就已经急忙答应了。费尽心思整理自己的仪容,额头上都出了不少汗,那种酸楚的感觉让人牙疼。茶和饭还没准备好,只有陈旧的仓米和满瓮的蔓菁。

赏析

这首曲子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中的一个场景。通过对比东阁玳筵与西厢和月等的情景,突出了主人公对宴会的期待和急切心情。红娘的邀请和主人公的迅速反应,以及对仪容整理的夸张描写,增添了戏剧性和幽默感。最后,对简陋食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现实的色彩。整体上,这首曲子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关汉卿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