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西廉访托克托使君

· 乃贤
银床清夜忆高谭,寄食门墙每自惭。 久望旌麾来阙下,忽闻骢马渡江南。 宦情秋水人空老,世事浮云总不堪。 独有苏公堤上柳,春来依旧绿毿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床:指精美的床榻,这里可能指代清静的居所。
  • 高谭:高谈阔论,指与高人深谈。
  • 寄食门墙:指寄居他人家中,依靠他人生活。
  • 自惭:自我感到羞愧。
  • 旌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比喻高官的仪仗。
  • 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
  • 骢马:青白色的马,常用来指代官员的坐骑。
  • 宦情:官场生涯的感慨。
  •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这里可能指代岁月流逝。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 不堪:难以承受。
  • 苏公堤:即杭州西湖的苏堤,由苏轼主持修建。
  • 毿毿(sān sān):形容柳枝细长的样子。

翻译

在清静的夜晚回忆起与高人的深谈,寄居他人家中每每感到自愧不如。 长久以来期盼着高官的仪仗从京城到来,忽然听说官员的坐骑已经渡过江南。 官场生涯如同秋水般清澈,人却空自老去,世事无常如浮云,总是难以承受。 唯有苏堤上的柳树,每到春天依旧绿意盎然,柳枝细长如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诗中,“银床清夜忆高谭”展现了作者在静夜中的深思,而“寄食门墙每自惭”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后两句通过对“旌麾”和“骢马”的期待,表达了对高官显贵的向往,但“宦情秋水人空老”和“世事浮云总不堪”则深刻反映了官场的无情和世事的多变。结尾以苏堤上依旧绿意盎然的柳树,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