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法达偈三首

· 慧能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佛教中的颂诗,通常用于表达佛理或修行心得。
  • 法达:人名,可能是慧能的弟子或信徒。
  • 勤诵:勤奋地诵读佛经。
  • 休歇:停止,休息。
  • 空诵:仅仅口头上的诵读,没有理解其深意。
  • 循声:跟随声音,指机械地重复诵读。
  • 明心:明了心性,指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
  • 菩萨:佛教中指觉悟有情,即已经觉悟并致力于帮助他人觉悟的圣者。
  • 有缘:佛教中指与佛法有缘,能够接受佛法的教导。
  • :我。
  • 但信:只要相信。
  • 佛无言:指佛的真正教诲不是通过言语传达的,而是通过心领神会。
  • 莲华:即莲花,佛教中象征清净无染,智慧开启。
  • 从口发:从口中发出,这里指通过言语表达出内心的领悟。

翻译

你的名字叫法达,一直勤奋地诵读佛经,从未停止。 但如果你只是机械地跟随声音诵读,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意义,那只是空洞的诵读。 只有当你明了心性,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时,才能被称为菩萨。 因为你与佛法有缘,我现在为你解说。 只要你相信佛的真正教诲不是通过言语传达的,而是通过心领神会, 那么清净无染的莲花就会从你的口中自然发出。

赏析

这首偈是慧能对弟子法达的教诲,强调了诵读佛经不应只是机械的重复,而应理解其深意,明了心性。慧能指出,真正的佛法不是通过言语传达的,而是需要内心的领悟。通过这样的教导,慧能鼓励法达超越表面的诵读,追求内心的觉悟,从而达到菩萨的境界。整首偈简洁而深刻,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的教义。

慧能

名或作惠能。唐僧。岭南新州人,祖籍范阳,俗姓卢。与神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禅师。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弘忍赞许,密传其衣钵,成禅宗第六祖。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弘扬“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在北方倡行之“渐悟”相对,分称南宗、北宗。卒,宪宗谥其为大鉴禅师。弟子辑其语录为《六祖坛经》。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