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宇文?

· 于鹄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宇文?:人名,唐代文人。
  • 于鹄:唐代诗人。
  • 林下寺:指位于林间的寺庙。
  • 动经年:指长时间不外出。
  • 草阁:简陋的房屋。
  • 山厨:山中的厨房。
  • 石泉:山石间的泉水。
  • 云庭:指寺庙的庭院,因高耸入云而得名。
  • 履迹:脚印。
  • 龛壁:供奉佛像的壁龛。
  • 灯烟:指佛龛中的灯火所产生的烟。
  • 年少:年轻时。
  •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 删诗:指修订、删减诗作。

翻译

在林间的寺庙中读书,久不出门已过多年。 简陋的草屋与僧院相连,山中的厨房共享着石泉。 云雾缭绕的庭院不见人迹,佛龛的壁上留有灯火的烟痕。 年轻时已开始白发苍苍,修订诗作不知到了第几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生活。诗中,“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展现了主人公的清静与超脱,而“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则进一步以简朴的生活环境来体现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后两句“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通过对寺庙静谧景象的描写,加深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深远。最后,“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则透露出主人公虽年纪轻轻却已白发苍苍,专注于修订诗作,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于鹄

于鹄

唐人。工诗。初隐居汉阳,年三十犹未成名。代宗大历中,尝为诸府从事。有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