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次韵

今年九日还为客,朋旧壶觞兴趣同。 雁影江头清浅处,龙山天际有无中。 黄花细吐香堪采,白发高歌气不充。 醉把茱萸怀弟妹,异乡飘泊已成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朋旧:老朋友。
  • 壶觞:酒器,这里指饮酒。
  • 雁影:雁的影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江头:江边。
  • 清浅:清澈浅显。
  • 龙山:山名,这里可能指远处的山。
  • 天际:天边。
  • 黄花: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节日。
  • 细吐:慢慢地开放。
  • 香堪采:香气宜人,值得采摘。
  • 白发:指年老。
  • 高歌:大声唱歌。
  • 气不充:气势不足,指年老力衰。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异乡:外地,他乡。
  • 飘泊:流浪,漂泊。
  • 已成翁:已经成为老人。

翻译

今年的重阳节,我依旧在他乡作客,与老朋友们一起饮酒,兴趣相投。江边的雁影在清澈的水面上掠过,远处的龙山在天际若隐若现。菊花慢慢地开放,散发出宜人的香气,值得采摘。尽管白发苍苍,我仍然高声歌唱,但气势已不如从前。醉意中,我拿起茱萸,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弟妹,感叹自己在他乡漂泊,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时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雁影江头”与“龙山天际”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的远景,增添了诗的意境深远。菊花与茱萸的描写,不仅符合重阳节的习俗,也加深了节日的氛围。诗人的“白发高歌”与“气不充”反映了年老力衰的无奈,而“醉把茱萸怀弟妹”则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