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县旱祷于沈公石室有感

· 陈泰
黑云童童起东麓,俄顷狂风捲茆屋。 黄昏雨势尽连山,入县滂沱四更足。 去年八月蝗虫多,今年奈此潦涨何。 方当饥馑复忧旱,蛮老惟共寻干戈。 谣言诞漫俱难听,群吏询谋起余病。 沈公遗迹在前山,有念叩之无不应。 我穷落此荒隅中,岂意神交得沈公。 愿香未息甘霖注,如此嘉惠惭何功。 岩前古祠空馀窍,我欲题诗沈公笑。 至人应物自无心,归路联翩月相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童童:形容云层浓密的样子。
  • 俄顷:片刻,一会儿。
  • :同“卷”,卷起。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 潦涨:雨水过多,导致水位上涨。
  • 蛮老:指当地的老百姓。
  • 诞漫:荒诞不经。
  • 询谋:询问和商量。
  • 遗迹:指沈公留下的痕迹或纪念物。
  • 甘霖:及时雨。
  • 馀窍:指山洞或石室的空隙。
  • 至人: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翻译

黑云密布在东边的山麓,不一会儿狂风卷起了茅屋。 黄昏时分,雨势连绵不断,直到四更天,大雨如注地落入县城。 去年八月蝗虫成灾,今年又遭遇雨水过多,水位上涨。 正当饥荒和忧虑干旱之际,当地的老百姓只能寻找战争的出路。 谣言荒诞不经,难以听取,群吏询问和商量,却引发了我的疾病。 沈公的遗迹在前山,如果有心叩问,无不回应。 我落魄至此荒凉之地,岂料能与沈公心灵相通。 愿香未熄,甘霖即至,这样的恩惠让我感到惭愧,不知有何功劳。 岩前的古祠只剩下空隙,我想题诗,沈公或许会笑。 至人应物自然无心,归路上月光连绵相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龙南县遭遇旱灾和谣言困扰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沈公遗迹的敬仰和祈愿。诗中,“黑云童童起东麓”等句生动描绘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而“蛮老惟共寻干戈”则反映了百姓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后文转向对沈公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至人境界的向往。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

陈泰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