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望日攸舆楚昭王庙观乐舞以落花游丝白日静分韵得静字

· 陈泰
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 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 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 四时歌舞尚巫觋,三月莺花满城径。 骍弓宝校争晓出,锦带宫袍与春映。 卷发盘龙剑士高,细腰勒马宫娥瑩。 熊君珥貂当警跸,鹭序称觞俨朝觐。 麾幢影散绿云飞,弦索声迟玉箫并。 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 春秋未许僭王章,尸祝宁应窃天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 攸舆:古代的一种车辆。
  • 楚昭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
  • 芉屈:指楚国的两位著名诗人屈原和宋玉。
  • 晶荧:明亮闪烁的样子。
  • 丹碧:指彩色鲜艳。
  • 飞甍:飞檐,指建筑的屋檐。
  • 章华:楚国的宫殿名。
  • 渚宫:楚国的别宫。
  • 巫觋:古代的巫师。
  • 骍弓:红色的弓。
  • 宝校:珍贵的装饰。
  • 锦带:华丽的带子。
  • 宫袍:宫廷中的服饰。
  • 盘龙:指龙形的装饰。
  • 细腰:指宫娥的纤细腰身。
  • 勒马:控制马匹。
  • 宫娥:宫中的女官。
  • :明亮。
  • 珥貂:佩戴貂皮。
  • 警跸:古代皇帝出行时的警卫。
  • 鹭序:指官员的行列。
  • 称觞:举杯祝酒。
  • 俨朝觐:庄严地朝见。
  • 麾幢:旗帜。
  • 绿云:指绿色的旗帜。
  • 弦索:指乐器。
  • 玉箫:玉制的箫。
  • 尸祝:古代祭祀时代表神灵的人。
  • 僭王章:超越王权的仪式。
  • 尸祝宁应窃天柄:指尸祝不应擅自掌握天命。

翻译

啊,人们暴乱的今天刚刚平定,同姓的秦徐两家兴衰不同。你看楚国的屈原和宋玉还剩下什么,只有遗民仍然尊奉着楚昭王。在明亮的彩色和飞檐之间,仿佛能看到章华宫和渚宫的宁静。四季的歌舞中仍有巫师的身影,三月的莺花遍布满城的小径。红色的弓和珍贵的装饰在清晨争相出现,华丽的带子和宫廷服饰与春天相映成趣。盘龙装饰的剑士高高在上,细腰的宫娥勒马时明亮动人。熊君佩戴貂皮站在警卫之中,官员们举杯祝酒庄严地朝见。旗帜在绿色云中飘扬,弦乐和玉箫的声音缓慢而和谐。我听说神灵本应正直,恐怕有凭借依附来惊骇观听。春秋时期不允许超越王权的仪式,尸祝不应擅自掌握天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楚昭王庙中的乐舞场景,通过对古代楚国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楚国历史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晶荧丹碧飞甍间”、“骍弓宝校争晓出”等,展现了楚国宫廷的繁华与庄严。同时,通过对“春秋未许僭王章”的提及,诗人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秩序的批评和对历史正义的呼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