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溪南诸公游龙湖时予以病不偕和溪南韵

· 陈泰
我家衡门接遥碧,曾约溪南蜡双屐。 花时不往今已秋,缥缈望君空伫立。 山非弃人人弃山,三百六旬何时閒。 风吹岩瀑洒飞雪,羡君此日超人寰。 溪南英姿古仙客,更许龙湖弄明月。 雷公雨师莫久留,白石清泉吾欲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遥碧:远处的碧空。
  • 蜡双屐:涂蜡的木屐,指准备出游。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 三百六旬:指一年。
  • 岩瀑:山岩间的瀑布。
  • 飞雪:形容瀑布水花飞溅如雪。
  • 超人寰:超越尘世。
  • 雷公雨师:指雷神和雨神,比喻天气变化。
  • 白石清泉:指幽静的自然景观。

翻译

我家简陋的门前连接着远方的碧空,曾经约定在溪南涂蜡木屐一同出游。花开时节未能前往,如今已是秋天,只能空空地望着远方,心中隐隐约约地思念着你。山并没有抛弃人,是人自己放弃了山,一年三百六十天,何时才能有闲暇?风吹动山岩间的瀑布,水花飞溅如雪,羡慕你今天能够超越尘世,享受这份清幽。溪南的你英姿飒爽,如同古代的仙人,更希望能在龙湖中弄明月。雷神和雨神啊,请不要久留,我渴望得到那白石清泉般的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衡门接遥碧”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和对远方的憧憬。通过对“蜡双屐”、“花时不往”等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未能与友人共游的遗憾。后半部分,诗人以“岩瀑洒飞雪”、“超人寰”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超脱尘世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清幽之美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