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帘

吴侬巧制玉玲珑,翡翠虾须迥不同。 万缕横陈银色界,一尘不入水晶宫。 月华远射离离白,灯影斜穿细细红。 相隔神仙才咫尺,灵犀一点若为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侬:吴地(今江苏一带)的人,这里指吴地的工匠。
  • 巧制:巧妙地制作。
  • 玉玲珑:形容琉璃帘的精致和透明。
  • 翡翠虾须:形容琉璃帘的绿色和细腻,如同翡翠和虾的触须。
  • 迥不同:非常不同,与众不同。
  • 万缕:无数的线条或细节。
  • 银色界:银色的世界,形容琉璃帘的色泽。
  • 一尘不入:形容极其干净,没有任何尘埃。
  • 水晶宫:神话中的水晶宫殿,这里比喻琉璃帘的透明和纯净。
  • 月华:月光。
  • 离离: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 灯影:灯光的影子。
  • 细细红:微细的红色,形容灯光透过琉璃帘后的颜色。
  • 神仙:神话中的仙人。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灵犀一点:比喻心意相通,如同灵犀(传说中的一种犀牛,其角有灵性)的一触即通。
  • 若为通:如果能相通。

翻译

吴地的工匠巧妙地制作了这精致的琉璃帘,它的绿色和细腻如同翡翠和虾的触须,与众不同。无数的线条横陈,仿佛是银色的世界,如此干净以至于没有任何尘埃能进入这透明纯净的水晶宫。月光远远地照射,使其闪烁着白色的光芒,而灯光的影子则斜斜地穿透,呈现出微细的红色。与神仙的距离仅咫尺之遥,心意相通似乎只差灵犀一触。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琉璃帘的精致与美丽,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琉璃帘的独特魅力。诗中“玉玲珑”、“翡翠虾须”等词巧妙地描绘了琉璃帘的外观特征,而“银色界”、“水晶宫”则进一步以神话色彩增强了其神秘和纯净的美感。末句以“灵犀一点”作结,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琉璃帘的无限遐想和对其工艺之精湛的赞叹。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