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万壑奔流一峡开,君王岁岁御龙来。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 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壑:壑(hè),指深沟或峡谷。
  • 君王:指帝王。
  • 御龙:御,指驾驭;龙,这里可能指帝王的车驾或象征帝王的尊贵。
  • 尘土:比喻人间世俗的纷扰。
  • 星辰:指天上的星星,比喻高远或尊贵。
  • 四时:四季。
  • 午日:正午的阳光。
  • 风云: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或景象。
  • 春雷:春天的雷声,象征新生或变革。
  • 长门赋:古代文学作品,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的作品。
  • 跋马:跋(bá),指骑马行走。
  • 傍徨:徘徊不定。
  • 暴鳃:鳃(sāi),鱼的呼吸器官,这里可能比喻困境或窘迫。

翻译

万条深沟中的水流汇聚成一条峡谷,君王每年都会驾临此地。 人间尘世的纷扰常常被隔绝,天上的星辰到了这里也要回转。 草木四季都沐浴在正午的阳光下,风云在半夜聚集,仿佛要束缚春天的雷声。 我自愧曾经奏响《长门赋》,骑马徘徊,心中忧虑,念及自己的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万壑奔流”和“君王御龙”等意象,展现了峡谷的雄伟和君王的尊贵。诗中“人间尘土”与“天上星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