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夜泊

· 马臻
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 浪搜盘岸木,风逆赴巢鸦。 细草官塘直,长烟野日斜。 寒机闻夜织,灯火是谁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昏晦 (hūn huì):昏暗,不明亮。
  • 卸帆:降下船帆。
  • 盘岸:环绕岸边的。
  • :阻碍,不顺。
  • 赴巢鸦:归巢的乌鸦。
  • 官塘:官方修建的水塘。
  • 长烟:远处的烟雾。
  • 野日:野外落日。
  • 寒机:寒冷的织布机声。
  • 夜织:夜间织布。

翻译

远方的景色变得昏暗不明,我们降下船帆,停靠在浅浅的沙滩上。 波浪拍打着环绕岸边的树木,风阻碍了归巢的乌鸦。 细小的草丛沿着官方修建的水塘笔直生长,远处的烟雾在野外落日的斜晖中飘散。 寒冷的织布机声在夜间响起,那灯火闪烁的地方,是谁的家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泊船时的静谧景象,通过远色昏晦、卸帆依浅沙等细节,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中“风逆赴巢鸦”一句,巧妙地以乌鸦归巢受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结尾的“寒机闻夜织,灯火是谁家?”则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好奇,使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时,也不禁对那灯火背后的故事产生遐想。

马臻

元人,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为人,著道士服,隐居西湖之滨。工画花鸟山水。善诗,多豪逸俊迈之气。有《霞外诗集》。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