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野堂

保护兵冲日,焦劳岁歉时。 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 家尚玄元学,人遵义役规。 阴功宜有后,隐德固应祠。 拟作荣乡记,谁镌有道碑。 碧梧虽未识,宿草尚堪悲。 偶泊梅江堰,空吟薤露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冲:指战争的冲击。
  • 岁歉:指年成不好,收成不佳。
  • 玄元学:指道家的学问。
  • 义役规:指遵循正义的行为规范。
  • 阴功:指暗中积德的行为。
  • 隐德: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 有道碑:指纪念有德行之人的碑文。
  • 宿草:指陈年的草,比喻旧时的情感或记忆。
  • 薤露诗:古代的一种挽歌,用以哀悼逝者。

翻译

在战乱频仍的日子里保护着人民,在收成不佳的年份焦急劳碌。 这位老者对江湖有着深远的影响,州里的百姓百年来都在思念他。 他家中崇尚道家的学问,人们遵循他制定的正义行为规范。 他暗中积德,应该会有好的后代,他的不为人知的德行也应当被后人纪念。 我想为他写一篇荣归故里的记述,但谁能为他刻下纪念有德之人的碑文呢? 虽然我不曾亲眼见过他,但面对陈年的草地,我仍然感到悲伤。 偶然停泊在梅江堰,我空自吟唱着哀悼逝者的薤露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已故长者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保护兵冲日,焦劳岁歉时”描绘了长者在艰难时期的责任与担当,而“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则突显了他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后文通过对长者家风和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其逝去的哀悼,展现了一种对道德典范的追思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逝者高尚品质的颂扬,也是对后人的一种道德启示。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