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十月海棠盛开

· 袁易
酒晕映朱唇。篱畔嫣然别是春。笑杀当时桃与李,纷纷。只作东风一窖尘。 霜月夜寒新。睡起斜红懒未匀。谁道风流飞燕去,无人。更有香肌不粟身。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酒晕:因饮酒而脸上泛起的红晕。
  • 朱唇:红色的嘴唇,形容女子嘴唇红润。
  • 篱畔:篱笆旁边。
  • 嫣然:形容女子美好的笑容。
  • 笑杀:形容非常美丽,使人倾倒。
  • 一窖尘:形容尘土堆积如窖,比喻桃李花落后的凄凉景象。
  • 霜月:指寒冷的月份,即农历十月。
  • 斜红:指女子脸上的胭脂,因睡起而未匀称。
  • 风流飞燕:比喻美丽的女子,这里指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以美貌著称。
  • 香肌不粟身:形容肌肤光滑细腻,不因寒冷而起鸡皮疙瘩。

翻译

酒后的红晕映衬着红润的嘴唇。篱笆旁的海棠花嫣然一笑,仿佛带来了另一个春天。它美丽得让当时的桃花和李花都相形见绌,纷纷落下。只留下东风吹过的一片尘土。

寒冷的十月夜晚,新月如霜。醒来后,脸上的胭脂懒洋洋地还未匀开。谁说风流美丽的赵飞燕已经离去,没有人在意。但这里,还有海棠花,它的花瓣细腻如肌,即使在寒冷中也不会起鸡皮疙瘩。

赏析

这首作品以海棠花为主题,通过对比桃李花的凋零和海棠花的盛开,赞美了海棠花即使在寒冷的十月也能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诗中“酒晕映朱唇”和“篱畔嫣然别是春”描绘了海棠花的娇艳,而“笑杀当时桃与李”则突出了海棠花的超凡脱俗。后半部分通过“霜月夜寒新”和“香肌不粟身”进一步以寒冷的背景衬托出海棠花的不畏严寒,展现了其独特的风韵和生命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海棠花坚强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颂扬。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