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言穷居即事韵二首

· 袁易
城郭烟花裹屋庐,萧然谁识范莱芜。 借居种竹怜君达,筑室移山笑我愚。 坐久眼看乌几绽,醉来头向墨池濡。 壮心纵复都销尽,未害狂歌击唾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然:形容冷清、空寂。
  • 范莱芜:指范仲淹,因其曾任莱芜县令,故称。
  • 借居:暂时居住。
  • 种竹:种植竹子,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情操。
  • 筑室移山:比喻有远大志向和毅力。
  • 乌几:黑色的几案。
  • :裂开。
  • 墨池:指砚台。
  • :沾湿。
  • 壮心:雄心壮志。
  • 销尽:消失殆尽。
  • 狂歌:放声歌唱。
  • 击唾壶:敲击唾壶,形容豪放不羁。

翻译

城中烟花缭绕,屋舍环绕,却显得冷清,有谁认识那位曾任莱芜县令的范仲淹呢?我借住在此,种竹以示高洁,而你筑室移山,笑我愚笨。坐久了,眼看黑色的几案都裂开了,醉意来时,头也不自觉地向墨池中沾湿。即使我的雄心壮志都已消失殆尽,也不妨碍我放声歌唱,敲击唾壶,豪放不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借居种竹”与“筑室移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体现了作者的清高,后者则带有自嘲的意味。尾联“壮心纵复都销尽,未害狂歌击唾壶”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即使理想破灭,也要保持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