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 袁易
宿云不卷,轻雪初销,乾坤正冱冰霜。清入萱丛,谁知春在华堂。潘与笑观戏彩,动星文、两两辉煌。堪羡处,看春枝棣花,兰秀芝芳。 剩占人间家庆,甚兴高泉石,耳倦丝簧。见说瑶池,玉娥为剪霞裳。神仙有缘自得,且徒教、笙鹤翱翔。聊待我,更花前、沉醉几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ù):冻结。
  • 萱丛:指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常用来比喻母亲。
  • 戏彩:指戏耍的彩色。
  • 星文:指星光。
  • 棣花:指棣棠花,这里比喻兄弟和睦。
  • 兰秀芝芳:比喻子孙昌盛。
  • 泉石:指山水。
  • 丝簧:指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境。
  • 玉娥:指仙女。
  • 霞裳:指仙女的衣裳,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象。
  • 笙鹤:指仙乐和仙鹤,这里指仙境中的景象。

翻译

云朵未曾卷起,轻柔的雪花刚刚融化,天地间正是冰霜凝结之时。清新的气息渗入萱草丛中,谁能想到春天已经悄然来到了华丽的堂屋。潘郎笑着观赏戏耍的彩色,星光闪烁,两两相映成辉。最值得羡慕的是,春天的枝头开满了棣棠花,兰花秀丽,芝草芬芳。

尽情享受人间的家庭欢乐,虽然对山水之乐感到高兴,却也厌倦了丝竹音乐。听说在瑶池仙境,仙女们剪裁着霞光般的衣裳。既然与神仙有缘,就暂且让笙歌和仙鹤自由翱翔吧。且等我,在花前再沉醉几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及对家庭欢乐和仙境之美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宿云”、“轻雪”、“萱丛”等,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通过对春天和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