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歌

· 陈泰
黄精瘦硬无人食,后土藏形化为石。元气冥冥两窍通,照见日月相出入。 刘郎天台归,赤手把突兀。山神夜醉失摩诃,洞口朝吟空叹息。 藓痕蚀尽花雨乾,三月桃胶冻蜂蜜。请君爱护双玲珑,菖蒲绿叶摇春风。 试采松根餐石髓,杖藜同访榖城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精(huáng jīng):一种药用植物,根茎可入药。
  • 后土(hòu tǔ):古代指地神,也泛指土地。
  • 元气(yuán qì):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
  • (qiào):孔洞,这里指石头的孔洞。
  • 刘郎:指传说中的刘晨,他与阮肇一同在天台山遇仙。
  • 天台(tiān tāi):山名,位于今浙江省。
  • 赤手(chì shǒu):空手。
  • 突兀(tū wù):高耸突出的样子。
  • 摩诃(mó hē):佛教用语,意为大、多、胜。
  • 藓痕(xiǎn hén):苔藓留下的痕迹。
  • 花雨(huā yǔ):花瓣如雨般飘落。
  • 桃胶(táo jiāo):桃树树皮分泌的胶状物。
  • 冻蜂蜜(dòng fēng mì):凝固的蜂蜜。
  • 玲珑(líng lóng):精巧细致。
  • 菖蒲(chāng pú):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端午节习俗。
  • 石髓(shí suǐ):传说中的仙药,石中的精华。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指行走。
  • 榖城(gǔ chéng):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黄精因其瘦硬无人食用,后土将其藏形化为石头。宇宙的元气在石头的两孔中冥冥相通,仿佛能照见日月在其中出入。 刘郎从天台山归来,空手握着高耸的石头。山神夜晚醉酒失去了大智慧,洞口早晨我空自叹息。 苔藓的痕迹侵蚀了花雨的干燥,三月的桃胶如同冻住的蜂蜜。请你爱护那双精巧的石头,菖蒲的绿叶在春风中摇曳。 试着采摘松根食用石髓,拄着藜杖一同去探访榖城的东边。

赏析

这首作品以黄精化为石头的传说为引子,描绘了石头与自然、神话的交融。诗中通过“元气冥冥两窍通”等句,展现了石头的神秘与宇宙的奥妙。后文通过刘郎的归来和山神的醉酒,表达了对自然与神话世界的向往与无奈。最后,诗人邀请读者一同去探访未知之地,体现了对自然与探险的热爱。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