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三首

· 陈基
明河如练月娟娟,坐对清光只自怜。 夜久不知沾白露,梦回犹记到钧天。 汝南遗老推黄宪,海内诸公忆郑虔。 万里归来无寸补,论交惭愧到忘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河:银河。
  • :白色的绸子。
  • 娟娟:美好的样子。
  •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梦回:梦醒。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美好的梦境。
  • 汝南:地名,今河南省汝南县。
  • 黄宪:人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 郑虔:人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
  • 寸补:一点帮助或贡献。
  • 论交:谈论交情。
  • 忘年:超越年龄的界限。

翻译

银河明亮如白绸,月光明媚美好,我独自坐着,对着这清亮的月光只能自怜。夜深了,不知不觉间露水已沾湿了衣裳,梦醒时还记得梦到了天上的美好景象。想起汝南的遗老们推崇黄宪,海内外的诸公也怀念郑虔。我千里迢迢归来,却无一点帮助或贡献,谈论交情时,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们的交情已经超越了年龄的界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银河、月光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自怜。诗中“明河如练月娟娟”一句,以银河和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黄宪和郑虔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文人的敬仰。结尾的“论交惭愧到忘年”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愧疚,以及对深厚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陈基

陈基

元临海人,字敬初。黄弟子。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几获罪,引避归。张士诚据吴,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兴,太祖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有《夷白斋稿》。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