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梅四首

玄冬阳已复,仙葩缀疏星。 隔浦映碧竹,随风堕寒灯。 我来刈薪蒸,弛檐南山陉。 攀茎嗅清馥,撷英嚼芳馨。 樛结灌木丛,颜色无光荧。 彷徨未忍弃,洗濯归林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冬:深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阳已复:阳光开始恢复温暖。
  • 仙葩:美丽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 缀疏星:像稀疏的星星点缀在枝头。
  • 隔浦映碧竹:梅花隔着水面对映着翠绿的竹子。
  • 随风堕寒灯:梅花随风飘落,像寒冷中的灯火。
  • 刈薪蒸:砍柴。
  • 弛檐:放下屋檐,指在屋檐下休息。
  • 南山陉:南山的小径。
  • 攀茎:攀折花枝。
  • 清馥:清新的香气。
  • 撷英:采摘花朵。
  • 芳馨:芳香。
  • 樛结:纠结缠绕。
  • 灌木丛:矮小的树木丛。
  • 光荧:光亮。
  • 彷徨:徘徊不定。
  • 洗濯:清洗。

翻译

深冬时节,阳光开始恢复温暖,美丽的梅花像稀疏的星星点缀在枝头。梅花隔着水面对映着翠绿的竹子,随风飘落,像寒冷中的灯火。我来到这里砍柴,在屋檐下休息于南山的小径。攀折花枝,嗅着清新的香气,采摘花朵,品尝芳香。纠结缠绕在灌木丛中的梅花,颜色失去了光亮。我徘徊不定,不忍心抛弃它们,于是清洗干净,带回林中的亭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冬时节梅花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清雅与坚韧。诗中“仙葩缀疏星”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枝头的美丽姿态,而“随风堕寒灯”则赋予了梅花以生命力和动感。后半部分通过对梅花的采摘和清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爱和不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