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子高

场屋初兴选异才,先生阔步上金台。 蓬山渺渺仙舟隔,泮水悠悠讲席开。 同是甲辰雌正伏,胡然庚子鵩为灾。 天寒病叟那能出,一束生刍寄泪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场屋:科举考试的考场。
  • 阔步:大步走,形容自信或得意。
  • 金台:指朝廷或皇帝的殿堂,比喻高位。
  • 蓬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遥远的理想或目标。
  • 仙舟:神仙乘坐的船,比喻难以触及的远方。
  •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代指学府。
  • 讲席:讲学的座位,指学术或教育活动。
  • 雌正伏:指雌伏,比喻隐居或不显露。
  • :传说中不祥的鸟,比喻灾祸。
  • 生刍:新割的草,比喻哀悼的礼物。

翻译

科举考试初兴,选拔异才,先生自信地大步走向金台。 蓬山遥远,仙舟隔绝,泮水悠悠,讲席已开。 同是甲辰年,雌伏未显,为何庚子年,鵩鸟带来灾祸。 天寒地冻,病叟无力外出,只能寄去一束新割的草,寄托哀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黄子高先生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科举考试、金台、蓬山等意象,描绘了先生曾经的辉煌与远大志向。后句以泮水、讲席暗示先生的学术成就,而雌伏、鵩鸟则暗指不幸的降临。结尾以天寒病叟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思与无力感,生刍作为哀悼的象征,寄托了沉痛的情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