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中斋孙归三衢

百花头上和羹手,乃祖声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开府老,真成故里烂柯仙。 庆流冢嗣承先泽,学到孙枝又一传。 野叟临岐无别语,勤修世业复青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调和五味,这里指调和各种事物,使之和谐。
  • 乃祖:你的祖先。
  • 孝先:孝顺的先人,这里指刘中斋的祖先以孝闻名。
  • 北朝开府:指北朝时期的开府仪同三司,是一种高官职位。
  • 烂柯仙:传说中的仙人,因观看仙人下棋而斧柄烂掉,比喻时光流逝,人事变迁。
  • 冢嗣:嫡长子。
  • 先泽:祖先的恩泽。
  • 孙枝:比喻子孙后代。
  • 临岐:在分别的路口。
  • 青毡:古代士人的常服,这里指恢复家族的荣耀和地位。

翻译

你是调和世间万物的能手,你的祖先声名远扬,如同孝顺的先贤。 我深感北朝的高官已老,而你却真的像那故里的烂柯仙,见证了时光的变迁。 你的嫡长子继承了祖先的恩泽,而你的学识又传给了你的子孙。 在分别的路口,我没有什么别的话要说,只希望你勤修家族的事业,恢复家族的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刘中斋孙归三衢的祝福和期望。诗中,“和羹手”和“孝先”赞美了刘中斋的才能和家族的孝道传统。通过“北朝开府老”与“烂柯仙”的对比,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希望刘中斋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事业,恢复家族的荣耀,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