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赵廷采俨

馀姚江上故王孙,黄鹤山中讲世昏。 冰玉声华过卫乐,丹青事业在乾坤。 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 泚笔为修潜德传,无多老泪只销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姚江:位于今浙江省余姚市的一条江。
  • 故王孙:指已故的贵族后代。
  • 黄鹤山: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山,古时常有文人墨客在此讲学。
  • 讲世昏:指讲解世间的昏暗不明之事。
  • 冰玉声华:比喻人的品德高洁,声音清脆悦耳。
  • 卫乐:指古代卫国的音乐,这里比喻高雅的文化艺术。
  • 丹青事业:指绘画艺术,这里泛指文化艺术事业。
  • 乾坤:指天地,泛指世界。
  • 半途忍弃:指在人生的中途忍痛放弃。
  • 泚笔:指用笔蘸墨。
  • 潜德: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在馀姚江上,有一位已故贵族的后代,他在黄鹤山中讲解世间的昏暗不明之事。他的品德高洁,声音清脆悦耳,超越了古代卫国的音乐,他的绘画艺术成就遍布天地之间。在人生的中途,他忍痛放弃了妻儿的面容,心中始终怀念着父母的恩情。我用笔蘸墨,为他写下不为人知的德行传记,我的老泪不多,只是感到极度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贵族后代的深切哀悼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诗中,“馀姚江上故王孙”和“黄鹤山中讲世昏”描绘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活动,而“冰玉声华过卫乐,丹青事业在乾坤”则赞美了他的品德和艺术成就。后两句“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揭示了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和对父母的深情。最后,“泚笔为修潜德传,无多老泪只销魂”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的敬仰和自己的悲伤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逝者的一种深切缅怀。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