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周通玄鍊师

史君延致祷雩坛,电掣霆流起剑端。 秘诀曾传苍玉检,长生未服紫金丹。 月升海峤?啼切,露湿松巢鹤梦寒。 云屋秋扃风落木,似闻环佩尚珊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祷雩(dǎo yú):古代求雨的祭祀。
  • 电掣霆流:形容雷电迅速流动的样子。
  • 苍玉检:指古代的玉制文书,这里可能指道教的秘籍。
  • 长生未服紫金丹:指未能服用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
  • 海峤(hǎi jiào):海边的山岭。
  • ?啼(yuán tí):猿猴的啼叫声。
  • 松巢:松树上的鸟巢,常用来象征隐居或高洁的生活。
  • 鹤梦寒:鹤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寒冷与孤寂。
  • 云屋:指高耸入云的房屋,常用来形容隐士或仙人的居所。
  • 秋扃(qiū jiōng):秋天的门户,这里可能指秋天的景象或气氛。
  • 风落木:风吹落树叶,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珊珊(shān shān):形容玉佩相击的声音。

翻译

史君邀请我去祈祷求雨的祭坛,雷电迅速从剑尖升起。 我曾传承了道教的秘籍,却未能服用长生不老的仙丹。 月亮升起在海边的山岭,猿猴的啼叫声急切;露水打湿了松树上的鸟巢,鹤梦中的寒冷。 云中的房屋在秋风中落叶,仿佛还能听到环佩相击的清脆声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教修炼者的哀思与回忆。诗中通过雷电、秘籍、仙丹等元素,展现了道教修炼的神秘与追求长生的愿望。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海边的山岭、猿啼、松巢、鹤梦等,传达了修炼者内心的孤寂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道教修炼者生命历程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