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喜晴

九日春霖晓忽晴,鹁鸪唤妇鸟和鸣。 麦畦水漫人疏浚,梅驿泥融客问程。 景象从今还好在,江山依旧可怜生。 待看三五烧灯夜,箫鼓声中乐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春霖:春雨。
  • 晓忽晴:早晨突然放晴。
  • 鹁鸪:一种鸟,此处指雄鸟。
  • 唤妇:呼唤雌鸟。
  • 鸟和鸣:鸟儿相互呼应鸣叫。
  • 麦畦:麦田。
  • 水漫:水淹没。
  • 人疏浚:人们正在疏通水道。
  • 梅驿:梅花盛开的驿站。
  • 泥融:泥泞融化,指道路泥泞。
  • 客问程:旅客询问路程。
  • 烧灯夜:指元宵节夜晚,人们点灯庆祝。
  • 箫鼓声:箫和鼓的声音,常用来形容节日的喜庆气氛。

翻译

在重阳节后的第九天,春雨连绵,早晨突然放晴,雄鹁鸪呼唤着雌鸟,鸟儿们相互呼应鸣叫。麦田里水淹没了田地,人们正在忙着疏通水道;梅花盛开的驿站旁,道路泥泞,旅客们在询问路程。从现在开始,景象将会变得美好,江山依旧,令人怜爱。等到元宵节那晚,三五之夜,人们在箫鼓声中庆祝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雨过后,重阳节后的景象。诗中通过“鹁鸪唤妇鸟和鸣”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而“麦畦水漫人疏浚”和“梅驿泥融客问程”则展现了人们勤劳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待看三五烧灯夜,箫鼓声中乐太平”表达了对元宵节夜晚的期待,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明快,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