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玩月次胡万山韵

东头涌出烂银盘,帘卷南荣仔细看。 秋气平分宵寂寂,凉辉十倍露漙漙。 阿鵵药臼敲清杵,素女霓裳跨白鸾。 欲折丹葩向高处,璚楼玉宇不胜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烂银盘:形容月亮像银盘一样明亮。
  • 南荣:指南面的屋檐。
  • 秋气平分:指秋天的气息均匀分布,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 凉辉十倍:形容月光异常明亮,比平常更加清凉。
  • 露漙漙(lu4 tuan2 tuan2):形容露水很多,密集。
  • 阿鵵(a1 tu2):神话中的鸟名,此处比喻月亮。
  • 药臼:捣药的器具。
  • 清杵:捣药的杵。
  • 素女:神话中的女神,此处比喻月亮。
  • 霓裳:神仙的衣裳,此处比喻月光的美丽。
  • 白鸾:白色的凤凰,神话中的神鸟。
  • 丹葩:红色的花朵。
  • 璚楼玉宇(qiong2 lou2 yu4 yu3):指天上的宫殿,比喻高远的地方。
  • 不胜寒:无法承受寒冷。

翻译

东边的天空中,一轮明亮的月亮如同银盘般升起,我卷起南面屋檐的帘子,仔细观赏。秋天的气息已经均匀分布,夜晚显得格外寂静,月光比平常明亮十倍,露水密集地覆盖着大地。月亮像是神话中的阿鵵鸟在敲打着药臼,素女穿着霓裳骑着白鸾飞翔。我想要攀折高处的红花,但那高耸的璚楼玉宇却让我感到无法承受的寒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月的美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将月亮比作神话中的鸟和女神,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诗中“烂银盘”、“凉辉十倍”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秋夜的清凉,而“璚楼玉宇不胜寒”则表达了诗人对高远之地的向往与畏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