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宁赋诗见寄次韵四首

十年仕宦厌驰驱,随例归休始定居。 门巷每来君子履,杖藜閒过野人庐。 锦心绣口三都赋,玉轴牙签万卷书。 别有高情真自适,或时孤棹或巾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仕宦(shì huàn):指做官。
  • 驰驱(chí qū):奔波忙碌。
  • 随例:按照惯例。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指行走。
  • 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口才流利。
  • 三都赋:古代文学作品,指西晋左思所作的《三都赋》。
  • 玉轴牙签:指书籍的精美装帧。
  • 万卷书:形容书籍众多。
  • 孤棹(gū zhào):孤舟。
  • 巾车(jīn chē):有帷幕的车子,指乘车出行。

翻译

十年为官生涯,厌倦了奔波忙碌,按照惯例退休后才开始安定居住。门前常有君子来访,我拄着藜杖闲逛到乡野人家。文思优美,口才流利,能写出如《三都赋》般的佳作,家中藏书丰富,装帧精美。除此之外,我还有高雅的情趣,自在地享受生活,有时独自乘舟,有时乘车出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退休后的闲适生活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十年仕宦厌驰驱”一句,既是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回顾,也预示了退休后的宁静。“锦心绣口三都赋,玉轴牙签万卷书”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藏书,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两句“别有高情真自适,或时孤棹或巾车”则描绘了作者退休后的自在生活,既有孤舟独钓的宁静,也有乘车出游的惬意,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退休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