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次韵

数椽茅屋称幽居,环堵萧然日著书。 邻曲往还忘主客,林泉映带乐禽鱼。 一经阐教韦丞相,三策成名董仲舒。 自愧无能空白首,子孙便好问耕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数椽(shù chuán):几间。
  • 环堵(huán dǔ):四周的墙壁,形容居室的简陋。
  • 一经:指儒家经典。
  • 阐教:阐明教义。
  • 韦丞相:指西汉的韦贤,他曾任丞相,以精通《诗经》著称。
  • 三策成名:指通过三次对策考试而获得功名。
  • 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学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自愧无能:自己感到惭愧,没有能力。
  • 空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翻译

几间茅屋,足以称为幽静的居所,四周墙壁简陋,我每日在这里著书。 与邻曲的人们交往,忘记了主客之分,林泉之间,禽鱼相伴,乐在其中。 我通过阐明儒家教义,像韦贤丞相那样精通经典,又如董仲舒通过三次对策考试成名。 然而,我自愧没有那样的能力,头发已白,子孙们却喜欢询问耕作之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数椽茅屋”和“环堵萧然”描绘了居所的简陋,但“日著书”和“乐禽鱼”则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快乐。后两句通过对韦贤和董仲舒的提及,表达了对学问成就的向往,但“自愧无能”和“空白首”则透露出作者的自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人生态度。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