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嵊县
行役苦昼热,戒程当夜阑。
睡觉呼仆夫,出门路漫漫。
明月照人影,疏星挂树间。
流萤点衣袂,零露湿巾冠。
朝远剡溪水,俄入新昌山。
属兹干戈际,愈觉行路难。
愧无经世资,何以济险艰。
悒悒抱远思,绵绵起忧端。
东方忽已白,林鸟鸣间关。
前瞻石岭峻,喟然发长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役: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 戒程:准备行程。
- 夜阑:夜深。
- 睡觉:醒来。
-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 点:点缀。
- 衣袂:衣袖。
- 巾冠:头巾和帽子。
- 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
- 属:正值。
- 干戈:战争。
- 经世资:治理国家的才能。
-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
- 绵绵:连续不断。
- 忧端:忧虑的思绪。
- 间关:形容鸟鸣声。
- 喟然:叹气的样子。
翻译
我因服役而忍受着白天的炎热,准备在夜深人静时启程。醒来后呼唤仆人,出门时路途遥远。明亮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稀疏的星星挂在树梢间。流动的萤火虫点缀在我的衣袖上,零星的露水湿透了我的头巾和帽子。早晨离开剡溪的水边,不久便进入了新昌的山中。正值战乱之际,更加感到行路的艰难。我惭愧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如何能帮助渡过这艰险。忧愁不安地怀抱着远大的思绪,连续不断地涌起忧虑的念头。东方的天空忽然泛白,林中的鸟儿开始鸣叫。向前望去,石岭险峻,我不禁发出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夜行山路的艰辛与忧虑。诗中通过夜晚的月光、星辰、萤火虫和露水等自然景象,烘托出旅途的孤寂与艰难。同时,作者对自己的无力感与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忧国之情。诗的结尾,以东方的泛白和鸟鸣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但面对险峻的石岭,作者只能发出长叹,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困境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