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怀古

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 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 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弟子势都倾。 月明间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戏马台: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为项羽所建,用于观看赛马。
  • 旆旌(pèi jīng):古代的军旗。
  • 三齐:指古代齐国的三个部分,这里泛指齐地。
  •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项羽曾在此建都。
  • 项王:即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
  • 虞舞:指虞姬的舞蹈,虞姬是项羽的爱妾。
  • 汉祖:指汉高祖刘邦。
  • 楚声:楚地的音乐,这里指刘邦军中多楚人。
  • 百二山河:形容山河众多,这里指项羽的势力范围。
  • 八千弟子:指项羽的精锐部队。
  • 乌江:位于今安徽省和县东北,项羽在此自刎。

翻译

在戏马台前,军旗招展,项羽刚从齐地攻破来到彭城。在项羽的帐篷下,虞姬的舞蹈依旧,而在刘邦的军营中,充满了楚地的音乐。项羽虽然拥有众多山河,却自弃了这些功业,他的八千精锐部队也形势危急。月光明亮地照在乌江渡口,却再也见不到项羽的身影,这使得后来的英雄们心中充满了遗憾和不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项羽在彭城的情景,表达了对项羽英雄末路的哀悼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戏马台、旆旌、虞舞、楚声等意象的运用,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项羽的辉煌与失败,以及乌江渡口的孤寂,深刻地抒发了对英雄悲剧命运的同情和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英雄的一种缅怀和致敬。

贡师泰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