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三月二日出白羊门将游茅山诗
我来古茅州,未登三茅峰。
自愧尘中人,遽希云外踪。
明日作寒食,命驾吾欲东。
白羊古城门,坡陇何重重。
我行涉其颠,忽下涧井中。
一曲复一曲,直道何由逢。
时于荆棘里,小树樱桃红。
茁茁丘中麦,类我头发蓬。
发白日日脱,麦青长芃芃。
安得长生诀,稽首华阳翁。
两唐古君子,居邻升元宫。
探仙在何许,为我作先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遽希:急切地希望。
- 命驾:命令驾车,即准备出发。
- 坡陇:山坡和田埂。
- 涉:徒步走过。
- 颠:山顶。
- 涧井:山涧中的深潭。
- 茁茁:茂盛的样子。
- 芃芃:茂密的样子。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低头以额触地,表示尊敬。
- 华阳翁:指华阳真人,古代道教中的仙人。
- 两唐古君子:指两位古代的贤人。
- 升元宫:道教的宫观。
翻译
我来到古老的茅州,还未登上三茅峰。自愧是尘世中的人,急切地希望追寻云外的踪迹。明日是寒食节,我命令驾车,准备向东出发。白羊古城门,山坡和田埂重重叠叠。我行走至山顶,忽然下到山涧的深潭中。一条路又一条路,直道在哪里可以遇到。有时在荆棘丛中,小树上樱桃红艳。茂盛的麦田中的麦子,像我蓬乱的头发。我的头发日渐脱落,麦子却青翠茂密。如何能得到长生的秘诀,我愿意向华阳真人鞠躬请教。两位古代的贤人,居住在邻近的升元宫。他们探寻仙境在哪里,愿意为我引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衰老与麦田的茂盛,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诗末,诗人寄望于古代贤人能引导他找到仙境,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