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录事王君玉
风沙眯行人,日脚黄无光。
愁鸱蹲古木,冻雁拾馀粮。
荒城鸡犬寂,古堠荆蒿长。
瘦马兀冰涂,龙塞天一方。
今晨发申浦,何日抵渔阳。
道傍转徙氓,啼哭势仓黄。
惰游散不归,信美非吾乡。
锦衣虽云乐,无褐可怜伤。
南溯江悠悠,北视天茫茫。
远烦公护视,雨雪上河梁。
从事岂独贤,简书讵能忘。
嗟尔居者逸,拥毡坐高堂。
且置勿复道,击筑饮离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眯 (mī):使眼睛看不清楚。
- 鸱 (chī):一种鸟,通常指猫头鹰。
- 堠 (hòu):古代用于瞭望的土堡。
- 兀 (wù):孤独地站立。
- 龙塞 (lóng sāi):指边塞,边疆。
- 申浦 (shēn pǔ):地名,今上海市松江区。
- 渔阳 (yú yáng):地名,今河北省境内。
- 转徙 (zhuǎn xǐ):迁移,流浪。
- 氓 (méng):古代指农民。
- 信美 (xìn měi):确实美好。
- 无褐 (wú hè):没有粗布衣服,形容贫困。
- 溯 (sù):逆流而上。
- 河梁 (hé liáng):桥梁。
- 简书 (jiǎn shū):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书信。
- 击筑 (jī zhù):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演奏乐器。
- 离觞 (lí shāng):离别的酒杯。
翻译
风沙使行人视线模糊,太阳的光芒也显得黯淡无光。愁苦的猫头鹰蹲在古老的树木上,冻僵的雁鸟捡拾着残留的食物。荒凉的城池中鸡犬无声,古老的瞭望塔上荆棘和蒿草丛生。瘦弱的马孤独地站在冰冻的道路上,边塞之地遥远而孤寂。今天早晨从申浦出发,何时才能到达渔阳?路旁迁移的农民,哭泣声中显得仓皇失措。懒散不归,虽然美好却不是我的家乡。南行逆流而上江水悠悠,北望天空一片茫茫。麻烦您远道而来关照,雨雪中穿越桥梁。从事的工作岂止是贤能,书信又怎能忘记。唉,你们这些安居的人安逸,坐在高堂之中披着毡子。暂且放下不再多说,敲击筑琴,举杯饮酒,告别离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旅途艰辛的画面,通过风沙、愁鸱、冻雁等意象,传达了旅途的孤独与凄凉。诗中“瘦马兀冰涂,龙塞天一方”等句,深刻表达了边塞的遥远与孤寂。后文通过对安居与旅途的对比,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