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布哈忠翊父殁王事母表门闾本官弃职侍养守制三年一门节孝人所难能作诗美之

王气初不限中华,至性未尝根六籍。 门闾节行世所钦,父子忠孝天应惜。 连环解玉理坚致,老蚌剖珠光的皪。 伯也执殳万人敌,血染征衣归不得。 空留明镜照孤鸾,妾颜如花心如石。 鬒云渐变蚕丝白,蓬首何曾御脂泽。 北堂手植忘忧草,幸有斑衣可娱老。 不须遣使寄当归,儿无远志归来早。 事亲日短当爱日,祇今三年已素鞸。 宰予衣锦殊未安,温峤绝裾非小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气:指帝王之气,这里指国家的气运。
  • 至性:至诚的本性。
  • 六籍: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 门闾:指家门,家族。
  • 节行:节操和行为。
  • 的皪(dì lì):明亮、鲜明的样子。
  • 执殳(shū):手持兵器,指从军。
  • 孤鸾: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鬒云(zhěn yún):指黑发。
  • 蓬首:头发散乱的样子。
  • 御脂泽:使用化妆品。
  • 忘忧草:指萱草,传说中能使人忘却忧愁的植物。
  • 斑衣:指孝服。
  • 遣使寄当归:比喻召回远方的亲人。
  • 远志:指远大的志向。
  • 素鞸(bì):白色的丧服。
  • 宰予:人名,孔子的弟子。
  • 温峤绝裾:指温峤断绝衣襟,比喻坚决的态度。

翻译

国家的气运最初并不局限于中华大地,至诚的本性也不仅仅根植于儒家的六经之中。家族的节操和行为为世人所钦佩,父子的忠诚和孝顺连天都应感到珍惜。连环解开玉石的坚硬,老蚌剖开珍珠的光亮。他手持兵器,万人难敌,血染征衣,却再也回不来。空留下明镜照着孤独的鸾鸟,妾身的容颜如花,心却坚如磐石。黑发渐渐变成蚕丝般的白色,头发散乱,何曾使用过化妆品。在北堂亲手种植了忘忧草,幸好有孝服可以娱乐老母。不需要派遣使者寄回当归,儿子没有远大的志向,早已归来。侍奉亲人的日子短暂,应当珍惜时光,如今已守丧三年,穿着白色的丧服。宰予穿着锦衣还觉得不安,温峤断绝衣襟并非小失。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察罕布哈忠翊一家的忠诚、孝顺和节操。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牺牲,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空留明镜照孤鸾”和“鬒云渐变蚕丝白”,生动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孝节义的崇高敬意。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