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渊见寄

· 郭钰
南国干戈积九年,四年相别最相怜。 病看菱叶疑非我,饥啖松花似得仙。 青鸟谩期春后到,白云不扫夜深眠。 故人半在无消息,读罢君书倍怆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干戈:原指古代的兵器,这里指战争。
  • :累积,持续。
  • 九年:虚指,表示时间长久。
  • 相怜:相互怜悯,同情。
  • 菱叶:菱的叶子,这里可能指作者病中看到的模糊景象。
  • :吃。
  • 松花:松树的花,可食用。
  • 似得仙:好像成了仙人,形容食物的珍贵和难得。
  • 青鸟:神话中的鸟,常用来指代传递消息的使者。
  • 谩期:空等,无望的期待。
  • 春后:春天之后。
  • 白云:常用来象征隐逸或高远。
  • 不扫:不去打扰,任其自然。
  • 夜深眠:深夜安睡。
  • 故人:老朋友。
  • 倍怆然:更加悲伤。

翻译

南方战乱已经持续了九年,我们相互分离已有四年,彼此间最为怜悯。 病中看着菱叶,几乎认不出自己,饥饿时吃松花,感觉仿佛成了仙人。 空等青鸟春天后再来,白云不去打扰,任由深夜安睡。 老朋友多半没有消息,读完你的信,我倍感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年代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南国干戈积九年”一句,即勾勒出了战乱频仍的背景,而“四年相别最相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同情。后两句通过病中看菱叶和饥饿食松花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心境的迷茫。结尾的“故人半在无消息,读罢君书倍怆然”更是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深刻感受和对友情的无限怀念。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