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六言三首

· 马臻
堤晚游人争渡,花密流莺乱鸣。 近水亭台柳色,转山楼观钟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莺:(liú yīng)指飞翔的黄莺。
  • 转山:(zhuǎn shān)指山间的回旋,这里可能指山间的小径或转角。
  • 楼观:(lóu guān)指高大的建筑或楼阁。

翻译

傍晚时分,堤岸上的游人争相渡河,花丛茂密,流莺在空中乱鸣。 靠近水边的亭台,柳树呈现出嫩绿的色彩,山间小径旁的楼阁中,传来悠扬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傍晚景色图。首句通过“争渡”和“乱鸣”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了游人和流莺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活力。后两句则通过“柳色”和“钟声”两个静态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整体上,诗中动静结合,色彩与声音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马臻

元人,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为人,著道士服,隐居西湖之滨。工画花鸟山水。善诗,多豪逸俊迈之气。有《霞外诗集》。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