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

· 陈旅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 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 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 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 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 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 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 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檀栾。 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 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 褰裳涧曲采芳草,断猿疏雨春山寒。 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 会稽萧氏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 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 题诗聊复纪畴昔,愿拂尘服齐骖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虎之山:指龙虎山,位于今江西省鹰潭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仙所寰:仙人居住的地方。
  • 乾坤:天地。
  • 正一玄都坛:道教的祭坛,正一指的是道教的一个派别。
  • 羽人:道士的别称,因道教追求羽化登仙而得名。
  • 九节杖:道士的法器,象征着九天玄女。
  • 林磴:山林中的石阶。
  • 窈窕:幽深曲折。
  • 金宫药殿:指道教宫观中的炼丹场所。
  • 寥廓:空旷高远。
  • 翠崖丹巘:青翠的崖壁和红色的山峰。
  • 白菡萏:白色的荷花。
  • 青琅玕:青色的美玉。
  • 瀛渚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之中。
  • 雪练:形容水流如白练。
  • 烟鬟:形容远山的轮廓如女子的发髻。
  • 檀栾:美好的样子。
  •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这里指仙药。
  • 飞翰:飞快的鸟,比喻速度快。
  • 褰裳:提起衣裳。
  • 惊湍:急流。
  •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畴昔:往昔。
  • 骖鸾:骑着鸾凤,比喻成仙。

翻译

龙虎山是仙人居住的神奇之地,我曾在梦中游历过那里。天地间的风气在这里凝聚成秀美的景色,其中有一座道教的祭坛——正一玄都坛。道士给了我一根九节杖,我便沿着幽深的山林石阶攀登。金色的宫殿和炼丹的药殿高耸入云,青翠的崖壁和红色的山峰环绕四周。山顶时常飘落白色的荷花,石上则长满了青色的美玉。我游览了二十四座山岩,每座都像是东海中的仙山瀛洲和蓬莱。清澈的溪水如同空中的雪练,远处的山峰隔水相望,轮廓如女子的发髻。其中仙岩更是奇绝,上面长满了美好的玉树。半夜时分,林间出现虹光,据说那是石室中藏有神丹。我想求得仙药治疗衰老的疾病,但道士却离我而去,速度快如飞鸟。我在山涧曲曲折折地采摘芳草,断断续续的猿啼和稀疏的春雨让山中显得更加寒冷。醒来后,满眼都是俗世的琐事,岁月匆匆如同急流。会稽的萧氏忽然来访,笑着给我看这幅图画。梦中的道士面貌栩栩如生,而我离别后鬓发已斑白。我写下这首诗来纪念往昔,希望拂去尘世的衣物,与仙人一同骑着鸾凤飞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梦中游历龙虎山的奇幻经历,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元素和神话传说,如九节杖、金宫药殿、玉树、神丹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陈旅

元兴化莆田人,字众仲。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