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山图

· 陈旅
之子托冲隐,秋山楼观深。 矧兹及霜晨,遐瞩沈氛阴。 翠巘含白云,丹枫映青林。 灵溪鸣石溜,野屋负层岑。 趋喧事多违,即旷恒惬心。 何哉芳月宴,而我阻幽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之子:这个人。
  • 托冲隐:寄托于深远的隐居之地。
  • (shěn):况且。
  • 遐瞩:远望。
  • 沈氛阴:深沉的雾气。
  • 翠巘(yǎn):青翠的山峰。
  • 丹枫:红色的枫树。
  • 灵溪:清澈的溪流。
  • 石溜:石头上的水流。
  • 层岑:层层叠叠的小山。
  • 趋喧:走向喧嚣。
  • 惬心:心满意足。
  • 芳月宴:美好的月夜宴会。
  • 幽寻:深远的探寻。

翻译

这个人寄托于深远的隐居之地,秋天的山中楼观显得格外深邃。况且此时正值霜降的清晨,远望去,深沉的雾气笼罩着四周。青翠的山峰被白云环绕,红色的枫树映衬着青翠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在石头上流淌,野外的房屋背靠着层层叠叠的小山。走向喧嚣的事情多有违背,而身处这开阔之地却总能心满意足。为何那美好的月夜宴会,我却因故无法前往深远的探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山深处的静谧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中“翠巘含白云,丹枫映青林”等句,色彩鲜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末句“何哉芳月宴,而我阻幽寻”则透露出诗人因无法参与而感到的遗憾,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陈旅

元兴化莆田人,字众仲。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