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元麒
阿麒能读书,八岁贡京国。
翱翔公卿间,声誉颇籍籍。
我家越山南,汝家越山北。
及我官桥门,见汝长五尺。
翩翩丹穴雏,五采作毛翮。
昆崙上瑶树,上有实可食。
汝胡不此留,而去不可即。
乃翁携汝来,为汝头尽白。
辛苦携骨归,江蓠黯愁夕。
可怜东门吴,任达乃彊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麒:对陈元麒的昵称。
- 贡京国:被推荐到京城。
- 翱翔:比喻自由自在地活动。
- 公卿:古代高级官名,这里指高官显贵。
- 籍籍:形容名声很大。
- 桥门:古代太学的门,这里指陈旅的官署。
- 丹穴雏: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 毛翮:羽毛,比喻才华。
- 昆崙:即昆仑山,传说中的神山。
- 瑶树:神话中的仙树。
- 汝胡:你为何。
- 不可即:无法接近。
- 乃翁:你的父亲。
-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陈元麒的葬地。
- 东门吴: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豁达著称。
- 任达:放任不羁。
- 彊释:勉强释怀。
翻译
阿麒你能够读书,八岁时就被推荐到京城。在公卿之间自由自在地活动,名声非常响亮。我家在越山南,你家在越山北。当我官至桥门时,见到你已经长到五尺高。你就像那五彩斑斓的丹穴雏鸟,才华横溢。昆仑山上的瑶树,结有果实可以食用。你为何不留在这里,而变得遥不可及。你的父亲带着你来,为了你头发都白了。他辛苦地带着你的遗骨回家,江蓠在忧愁的夕阳下黯然失色。可怜的东门吴,即使豁达也难以释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陈元麒早逝的深切哀悼和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惋惜。诗中通过对比阿麒的才华与早逝,以及对其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诗人以昆仑瑶树和丹穴雏鸟的比喻,赞美了阿麒的非凡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生命的无尽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逝去英才的深情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