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舜:即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德治天下而闻名。
- 登天:比喻舜的德行和威望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如同升天一般。
- 四海臣:指天下的人都愿意成为他的臣民。
- 生杀:指掌握生死的权力。
- 不由身:不由自主,不能自主决定。
- 持平:公正无私。
- 张廷尉:指汉代著名的法官张汤,他以执法严明、公正无私著称。
- 误杀人:指因君王的错误判断而导致的无辜者被杀。
翻译
舜帝德行高洁,四海之内皆愿为其臣民, 可怜他虽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不能自主决定生死。 公正无私的张廷尉是执法的楷模, 但即便如此,仍要听命于君王,有时会因君王的错误而误杀无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舜帝的德行与权力的局限,以及张廷尉的公正与君王决策的影响,深刻揭示了权力与正义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帝舜登天四海臣”展现了舜帝的崇高威望,而“可怜生杀不由身”则突显了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也有无法自主决定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张廷尉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法律公正的推崇,同时“更听君王误杀人”则暗示了即使是公正的法官,也难免受到上层决策的影响,从而引发对权力与正义关系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