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日有七闽督学之命

雪峰初入望,旗鼓旧相扶。 观察当年相,考亭百代儒。 一官仍己学,吾道未邻孤。 叹息高山在,谁能隔步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闽: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闽之称。
  • 督学:古代官职,负责教育、考试等事务。
  • 雪峰:山名,此处可能指福建的雪峰山。
  • 旗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帜和鼓,此处可能指山形如旗鼓。
  • 观察:古代官职,负责监察事务。
  • 考亭:地名,位于福建,是朱熹的故乡,朱熹号考亭。
  • 己学:自己的学问。
  • 邻孤:孤独无助。
  • 高山:比喻学问或道德的高尚。
  • 隔步趋:隔着步子跟随,比喻难以企及。

翻译

初次望见雪峰山,它就像旧时的旗鼓一样扶持着我。 观察当年的景象,考亭是百代儒学的象征。 我仍然保持着一官之职,我的学问并未孤独无助。 我叹息着高山般的存在,有谁能够隔着步子跟随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高尚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学问的自信。诗中,“雪峰”和“旗鼓”象征着学问和道德的扶持,而“考亭”则是儒学的象征。诗人虽然身居官职,但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不感到孤独。最后,诗人以“高山”比喻学问或道德的高尚,表达了对难以企及的高尚境界的叹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