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千像寺柬钟刺史

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 飞岩绣铁花,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 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 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 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诘曲攲呕路:形容道路曲折难行。诘曲(jié qū):曲折。攲呕(qī ǒu):倾斜不平。
  • 皱秀透瘦石:形容石头表面有皱纹,显得秀丽而瘦削。
  • 飞岩绣铁花:形容岩石如绣,铁花指岩石上的纹理。
  • 螺子点云额:螺子指山峰,云额指山峰上的云雾。
  • 米南宫:指米芾,北宋书画家,以爱石著称。
  • 石根搜古云:在石头的根部寻找古老的云雾,意指探寻古迹。
  • 踏遍秋空碧:形容在秋天走遍了碧空下的地方。
  • 豁眼见新峦:形容视野开阔,看到了新的山峦。
  • 长笑落巾帻:大笑使得头巾都掉了,形容非常开心。
  • 悬石布奠席:在悬空的石头上布置祭奠的席子。
  • 青嶂达门阈:青色的山峰直达门口。
  • 侍史朝焚香:侍史在早晨焚香。
  • 棱棱怪石供:棱角分明的奇怪石头作为供品。
  • 施游容:指游人的仪容或行为。

翻译

道路曲折难行,石头皱褶秀丽而瘦削。岩石如绣,纹理似铁花,山峰点缀着云雾。我一生像米芾一样,沉迷于探幽寻古。在石头的根部寻找古老的云雾,走遍了秋天的碧空。视野开阔,看到了新的山峦,大笑使得头巾都掉了。贪恋美景不觉天晚,在悬空的石头上布置祭奠的席子。回头看那神仙般的官吏,青色的山峰直达门口。侍史在早晨焚香,秋云几度变白。棱角分明的奇怪石头作为供品,只是为了游人的仪容或行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千像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古迹的探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飞岩绣铁花”、“踏遍秋空碧”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米芾等前贤的敬仰,以及对游历山水、探寻古迹的向往和乐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