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
凉夜水浸梦,枕上吹寒雨。
屡变而失真,江行闻篙橹。
倏然听松风,天月半山许。
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
醒时月桂帘,穷阶流一缕。
石窦激寒淙,空水互吞吐。
日日居朝市,合眼见尘土。
始悟山中人,梦境亦清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篙橹(gāo lǔ):指船桨和船橹,这里用来形容江上行船的声音。
- 倏然(shū rán):突然,迅速的样子。
- 石窦(shí dòu):石头间的空隙,这里指山间石缝。
- 寒淙(hán cóng):寒冷的水声。
翻译
凉爽的夜晚,水声似乎浸透了梦境,枕边仿佛吹来寒雨。 梦中的声音屡次变化,失去了真实感,仿佛听到了江上行船的篙橹声。 突然间,松林中的风声响起,天空中的月亮似乎就在半山腰。 抬头一看,仿佛见到了仙人,在云中捉松鼠。 醒来时,月光透过桂树帘子,照在空荡的台阶上,如同一缕流水。 石缝中的水声激荡着寒意,空中的水汽与山间的水相互吞吐。 每天居住在繁华的都市,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尘土。 这才领悟到山中人的梦境,也是如此清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碧云寺水亭上的夜晚体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诗中“凉夜水浸梦”一句,即以水声入梦,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梦境中的声音变化,以及醒来后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山中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