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感怀

空房夜尽落灯煤,一络窗风似剪来。 三尺雪中乘梦去,五更天外觅愁回。 薏仁酒尽唯空盏,螺甲薰残只死灰。 为忆朱门深宅里,几人歌笑几楼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灯煤:指灯芯燃烧后落下的灰烬。
  • :缠绕,此处形容风声。
  • 薏仁酒:用薏仁酿制的酒。
  • 螺甲:指用螺壳制成的香炉。

翻译

夜深人静,房间里灯火渐熄,只留下灯芯的灰烬。窗外风声呼啸,仿佛剪刀一般锐利。在这寒冷的雪夜,我沉沉睡去,梦中穿越三尺厚的雪地,又在五更时分从天外寻觅忧愁而归。薏仁酒已经喝完,只剩下空空的酒杯;螺壳香炉中的香也已燃尽,只剩下一堆死灰。我不禁想起那些朱门大户的深宅里,有多少人在欢歌笑语,又有多少楼台在灯火辉煌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雪夜中孤独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空房夜尽落灯煤”和“三尺雪中乘梦去”等句,展现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以及主人公的孤独与忧愁。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朱门深宅的热闹与自己的孤寂,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