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以明用前韵

一室闭冷云,花月摈无盐。 兀坐生泉石,榻风吹水帘。 花斑绣青铜,夜夜吼红奁。 微言破尘缕,厉彼昆刀铦。 野梦牵墟落,松寮丽省詹。 空潭侣水影,垂竿揖枯髯。 往往抽栗尾,拾鲜弃其腌。 当其隽发时,叱盲排马阉。 秀句传活水,死语遭夷歼。 骚家心恍惘,玄子口吃钳。 异物乖今直,时味饱软甜。 穷怪铸九鼎,等以一毛拈。 尺水昂巨鳞,吐沫聊自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坐:独自坐着。
  • 榻风:床上的风。
  • 红奁:红色的梳妆盒。
  • 微言:细微的话语。
  • 昆刀铦:锋利的刀。
  • 墟落:村落。
  • 省詹:省视,观察。
  • 揖枯髯:向枯萎的胡须致敬。
  • 栗尾:栗子的尾巴,指栗子。
  • 叱盲:斥责盲人。
  • 马阉:阉割的马。
  • 夷歼:消灭。
  • 骚家:诗人。
  • 玄子:深奥的人。
  • 异物:奇特的事物。
  • 乖今直:违背现在的直觉。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器。
  • 巨鳞:大鱼。
  • 自噞:自喷。

翻译

一间屋子被冷云包围,花月被无盐所摒弃。 独自坐着,四周生出泉石,床上的风吹动水帘。 花纹绣在青铜上,夜晚红色的梳妆盒吼叫。 细微的话语穿透尘缕,锋利的刀刃刺激着它。 野梦牵动着村落,松树和屋舍美丽地省视。 空潭与水影为伴,垂钓者向枯萎的胡须致敬。 常常抽取栗子,新鲜的被拾取,腌制的被抛弃。 当其精神焕发时,斥责盲人,排斥阉割的马。 秀丽的句子如活水般流传,死板的语言被消灭。 诗人心中恍惚,深奥的人口吃。 奇特的事物违背现在的直觉,时常品味软甜的滋味。 怪异的铸造九鼎,等同于一毛的轻触。 小水坑中昂起大鱼,吐沫自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比冷云与花月、泉石与水帘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花纹绣在青铜上”、“空潭与水影为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微言破尘缕”、“秀句传活水”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和对诗歌表达力的探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袁宏道独特的诗歌风格。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